荆楚大地,热浪滚滚,却盖不住一群“城市小主人”探索思考的热情。8月3日,盛夏的骄阳下,武汉“小黄鹤观察团”与宜昌“三峡娃”儿童友好观察团,跨越长江的臂弯,携手在江城武汉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儿童友好观察行。这不仅仅是一次城市互动探访,更是一场由孩子们主导的、关于未来家园如何更友好的深度对话实践。稚嫩的笔迹记录着文明脉络,小小的身影在科技殿堂里穿梭思考,共同为湖北省首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武汉与宜昌的建设,献上来自“一米高度”最真诚的建议。
沉浸文明长河
活动首站“小黄鹤”和“三峡娃”们踏入了全国巾帼文明岗、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打造的文明一万年・智能社会体验馆。“这里像一条神奇的时空隧道!”“我们一起来捕猎吧!”孩子们透过全息投影、穿梭时光长廊、通过VR大空间同步触摸从渔猎社会到未来高阶社会的演化轨迹和文明脉络,在沉浸式科技环境感受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捷与变革,激发探索智能生活的热情,点燃科学梦想。
“看!我上次提的建议被采纳了!”在“文明一万年”体验馆,金桥小学的陈梓萌小朋友惊喜地发现,她之前在馆内观察本上留下的“将展馆内桌角改为圆弧形设计,或在尖锐处加装防撞海绵条”建议如今已变成了现实。这个细节让她真切感受到城市对小市民意见的重视,特别是对儿童安全需求的细致考量。
深入科技殿堂
下午,小小观察员们探索的热情从历史长河延续至科学高地——湖北省科技馆。“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可以自己实验了!”两地的孩子们三五成队相约,在“数理世界”展厅内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实验和发现,他们好奇体验法拉第笼,感受巨大杠杆撬动汽车的神奇力量,徜徉在声、光、电、热等经典物理学的奥秘里。
院士成果展内,孩子们一同瞩目院士风采,感悟科学精神,感受科技前沿的智慧。“大家知道吗?这架C919的翅膀会'思考'哦!”嫦娥五号、祝融号火星车、国产大飞机等“大国重器”间,既是省科技馆“小小讲解员”也是“小黄鹤观察团”副团长的陈萱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院士专家的科研故事。“小小讲解员”们用孩童的热情和智慧,把科技创新的种子播撒到每个人的心田。
自由探索收获的同时,观察团成员们也不忘“本职”,敏锐的“小雷达”不时响起,捕捉着服务细节上的短板。
双城对话畅谈
观察之后,“小黄鹤”和“三峡娃”围坐一堂,孩子们用安全、够得着的便利、被尊重等具体需求定义儿童友好,共同勾勒城市未来蓝图。
说起城市的友好亮点,两地的观察员们如数家珍,争相分享。
“武汉越来越懂我们了!”“小黄鹤”们兴奋地列举,“我们有了自己的儿童友好IP形象和主题曲!”团员黄依一上台向宜昌“三峡娃”们一一介绍了武汉儿童友好城市IP形象四位活力小伙伴,推介了自己最爱的“汉小芝”。“社区、公园、图书馆越来越考虑我们的需要,还有建专门的儿童友好主题口袋公园!”武汉剧院为我们准备了座椅增高垫!”“去年我们还和政协委员面对面提建议呢!”
“滨江公园加了好多儿童游乐设施!卷桥河公园、奥体中心等都进行了适儿化的修缮和改造!”“我们宜昌还推出了美团亲子共享单车!”“我们还和青岛的朋友们一起体验了土家文化!”“三峡娃”也不甘示弱。
而聚焦这一天的观察之旅成果,孩子们也形成了自己的“诊断书”。
“这里的体验项目非常丰富,就是没有什么休息的地方,地面和展台时不时就有人坐着躺着。要是能够设置提示牌,有工作人员提醒或者添加休息区就更好啦!”“小黄鹤观察团”副团长陈萱杨说。
“假期这里太火爆啦!我们玩的很开心,学了很多科学知识,就是感觉场馆的制冷可以更给力一点!”“三峡娃”团长滕宇赫提到。
交流过后,“小黄鹤观察团”副团长刘研睿表示,“希望我们也可以走出武汉,和更多的儿童观察团交流,向其他城市学习,多地联动一起建设更美好、更包容的儿童友好城市!”
回应童声期盼
“孩子们眼光真准,建议提得非常到位。”湖北省科技馆积极回应两地观察员们的真诚建议,称下一步,场馆将增设多处提示牌,欢迎更多小朋友们前来体验,在更舒适的环境里感受科学的魅力。
这场跨越城市的儿童友好观察行由武汉市妇女联合会、宜昌市妇女联合会、武汉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宜昌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联合精心组织,旨在通过搭建两地儿童交流互鉴的桥梁,拓展儿童参与城市治理的广度深度,携手共绘儿童友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