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注册
已有账号,马上登录 忘记密码?
X
登录
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忘记密码?
X
修改
“双有”在南昌:童心共育石榴籽,看大国少年在多彩贵州书写成长故事!
2025年08月12日浏览量:194

为积极响应全国少年儿童“双有”主题教育活动号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南昌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联合贵州省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包头市少年宫、乌兰察布市青少年宫共同举办“走进多彩贵州·探寻民族风华”---“大国少年”夏令营在贵州成功举办。来自江西、内蒙古、贵州的少年儿童齐聚黔中大地,共同学习体验非遗文化、探索“天眼”科技、探秘地心洞穴,走进喀斯特地质生态,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少年儿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研学活动,奏响了大国少年的青春乐章。

Day.01

欢乐启程,少年共沐红色荣光

红飘带里悟初心

夏令营的号角吹响,英雄城的少年乘坐“民族团结”的列车奔赴1113公里外的贵阳,带着满满的期待,和同样远道而来的内蒙古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少年共同欢聚祖国的大西南,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少年之行!

步入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展柜中褪色的草鞋与锈蚀的搪瓷碗,长征路上弥漫的战火硝烟、爬雪山、过草地、飞夺天险一幕幕重现,战士们坚毅的目光仿佛有穿透时光的力量,让孩子们对长征精神、对革命信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苦难铸就信仰,伟大的征程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征程》故事里的一幕幕光影,让孩子们逐渐理解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炽热滚烫,理解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精神密码,激荡起大国少年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Day.02

民族团结  童心共育石榴籽

心手相牵一家亲

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走进多彩贵州·探寻民族风华”--大国少年夏令营联欢活动热闹开启。

开营仪式上,汉族、布依族、蒙古族的孩子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齐声高唱,在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友谊之花在各族儿童心中绽放。

教师代表向营员们授旗,四地少年儿童的交互交融正式拉开序幕,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苗、侗等民族的简单歌舞,在欢快的节奏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南昌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精心编排的合唱《中国我的爱》,掀起活动高潮,赢得阵阵掌声!四地的少年们热情交流,互相推介家乡的风土人情、美景美食、民俗文化,在真诚互动、热情分享中增进了解,民族团结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孩子们身着苗族风格的服饰,学习了解苗族服饰中蜡染、刺绣、银饰等传统技艺,感受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孩子们用灿烂的笑容、优美的舞姿,表达着对民族团结美好未来的向往与祝愿。

夏令营中,舌尖上的美味从未缺席!美食各具特色。

丹寨卡拉,这个以“中国鸟笼第一村”闻名的苗族村寨,藏着一道“活色生香”的美食——卡拉斗鸡宴。孩子们在大快朵颐中品味民俗文化,体会黔东南最地道的烟火气。

卡拉鸟笼制作工艺有着400年的历史,是贵州省级非遗。孩子们参观了卡拉鸟笼制作工坊,聆听非遗传承人讲述鸟笼制作技艺的传承故事,动手制作鸟笼,在一竹一篾饱览编结之美,领悟工艺精妙,沉浸式体验苗族文化。

苗族蜡染是一种古老的纺织染色技艺,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实地参观蜡染工坊,近距离观摩制作工艺,拓展了孩子们的认知与视野,更升华了对民族文化的自豪与认同。

夜晚时分,在专业天文老师的带领下,开启夜观星空研学之旅。他们借助专业设备观测星空,探索宇宙奥秘。老师们还为孩子们讲述 “天眼如何寻找外星人” 的星空故事会,激发了孩子们对宇宙的无限遐想。

睡前营员们一起围着篝火联欢互动起来,共同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Day.03

天文探秘,见证超级工程

天眼探秘识国器

孩子们的行程聚焦平塘天眼。首先探秘平塘天眼,了解到这座耗时 22 年、斥资 12 亿建成的 “中国天眼”,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曾被美国探索频道报道为 “不可能的工程”,其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能捕捉 137 亿光年的宇宙信号。登顶天眼观景台,一睹大国重器的 “雄姿”,感受天文科学的魅力,仿佛与宇宙进行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接着,孩子们走进天文体验,看到了 FAST 模型观测体验厅等八大展厅。在天象影院,孩子们通过巨幅穹幕、全国合视角,获得沉浸式观影体验,了解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前世今生,感受星座、星象的独特内涵,开启了一场直击内心的震撼体验。

孩子们屏息凝神地听着讲解,读懂了伟大的梦想从不是凭空绽放的烟花,而是用无数个日夜的伏案疾书、一次次实验的推倒重来,在坚持的土壤里慢慢扎根、拔节生长的。

孩子们来到平塘,观看了天空之桥 —— 平塘特大桥,这座总耗资 15 亿、历时 4 年建成的大桥,是中国桥梁的璀璨明珠,一经建成便惊艳了全世界,让孩子们再次感受到中国超级工程的魅力。

晚上,孩子们化身大国工程师,跟随天文老师亲手组装搭建与天眼同比例缩小的天眼模型,更直观地理解天眼的工作原理,了解黑洞、引力波等特性,参与到别开生面的天文课堂中,秒变“大国工程师”,在实践中提升了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Day.04

地心挑战,喀斯特洞穴探险

溶洞穿越砺勇气

孩子们徒步翻山越岭,来到时光地宫,在安全员的帮助下,穿戴好速降装备,开启 “洞穴穿越小勇士” 挑战。

孩子们穿好装备,在教练的指导下开始 15 米的落差速降,拉住绳索慢慢坠入洞穴,当光亮逐渐变暗,耳边只有风声和自己的心跳声,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神奇的喀斯特地貌探索之旅。

速降之后,孩子们开展研学科普任务,解锁洞穴石钟乳,寻找洞穴中的小生命。钟乳石和石笋造型奇特,有的像动物,有的像瀑布,让孩子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质老师现场讲解的碳酸钙沉积原理,在亲手触摸石笋的那一刻,变得无比清晰。

结束溶洞的探险,孩子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冒雨开启了长达1个多小时的徒步,尽管山路泥泞,但没有一个孩子掉队。当孩子们顺利抵达终点,绯红晚霞布满天空,火锅美食犒劳一天的旅途,所有疲惫一扫而空,汗水凝结成发自心底的成就与快乐。

夜幕降临,篝火点燃,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溶洞一夜”正式开启,孩子们与布依族的哥哥姐姐们手拉着手,跳起欢快的舞蹈;包头、乌兰察布蒙古族的少年们即兴舞起了安代舞,掀起活动高潮;江西南昌的少年自信推荐江南名楼滕王阁,鄱湖湿地候鸟天堂,热情邀约各族少年做客大美江西……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了一起。

Day.05

溯溪野趣,共绘生态秀美画卷

溪水河畔亲自然

孩子们走进野外大自然,开启生态实践之旅。溪谷寻踪,学习溯溪安全知识与技巧,观察溪流生态系统,寻找溪鱼、虾蟹等水生物,记录生物多样性,还学习了捕鱼的技巧,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提升了野外生存技能及生态环保意识。

孩子们开启“荒野求生”,捡拾石块搭建简易灶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竹筒饭”,既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更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快乐”,更加热爱生活、坚强独立。

晚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回顾了前5 天的贵州夏令营之旅,学员们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成长,导师为孩子们颁发了优秀营员荣誉证书和纪念品。

Day.06

见证瀑布奇迹,研学之旅收官

黄果树下话成长

来到黄果树瀑布,这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 “一泻万丈” 的 “白水奇观”,无数文人墨客到此作诗撰文,赞颂黄果树瀑布。孩子们亲眼目睹了瀑布的磅礴气势,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景观完美结合。

六天的旅程,孩子们的行囊里装满了研学手册、手工作品、珍贵合影,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磨炼了意志。一路研学,一路欢歌,从红色之旅到大国重器,从溶洞探险到徒步登山,从文化认知到情感联结,他们懂得了民族团结不仅仅是书中的历史、远方的故事,是56个民族的血脉相连、同气连枝;是在“听、看、学、践”中接受教育、触动心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写民族团结佳话!

当飞机降落在出发地时,孩子们的眼神里多了几分笃定,本次贵州夏令营,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远行,更是一场关于成长的启蒙,而那些在贵州大地上种下民族友谊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绽放出最美的花。

家长给中心留言:“希望中心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一直办下去,这是真正的实践教育。”这份希冀,是肯定,是鼓励,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少年共聚山海情,同心共筑中国梦。未来,中心将持续深化跨区域合作,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少年儿童心中深深扎根、枝繁叶茂。

小编 :2025年的暑假,注定与众不同。夏令营虽已落幕,但孩子们的成长没有终点。这段难忘的65晚,是离开父母的臂弯,学会生活自理;是背上“独立”的行囊,奔赴祖国的山川;是老师真诚的鼓励、悉心的陪伴、耐心的教导。师生们满心不舍,却又坚定向前。

这段难忘的65晚,是我们一起重温长征荣光,走进大国工匠;是勇于探索未知、民族文化薪火相传;更是各民族少年心手相牵,情谊相连,绽放绚烂的民族团结之花!忘不了,孩子们在冒雨徒步登山,在汗水与泪水中交织着成长与喜悦;忘不了,孩子们跨越地域的差异,热情邀约小伙伴做客家乡的那份真挚与热情;忘不了,在荒野求生中不喊苦累,在疲惫旅途中互帮互助,在点点滴滴中践行美德……这份难忘,这份成长,终将汇聚成耀眼光芒,照亮“大国少年”坚毅前行的路。


版权所有©:中国儿童中心 京ICP备110174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