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22日,在中国儿童中心与菏泽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精心准备下,12名菏泽留守儿童满怀期待,参加了第三届“给爱+1°”菏泽留守儿童研学北京活动,通过体验寓教于游、有趣有意的研学实践活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也收获了温暖与感动。
第一站 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这次研学活动的一个亮点是北京民俗专家作为辅导员,带领儿童一同走进古代最好的大学——国子监,小朋友们一起聆听古代才子的科举故事,学习国子监历史与建筑特色,感受中华礼仪与文明。
拥抱历史,感受人文。研学活动的第二站就来到了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研学小队伍走进国家博物馆体会历史记忆,参观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博物院感受宏伟建筑,去踏寻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足迹。
小朋友们跟着研学辅导员的脚步,参观每一个展厅,观赏文物古迹,聆听历史故事,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瞧,他们那看得入神、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不时还向辅导员老师提问并认真做笔记,那对历史文明探索的强烈兴趣和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在儿童心中油然而生。
第三站 天文馆&中国儿童中心非遗体验
研学之旅的第三天,小朋友们带着满满的好奇心和期待走进天文馆。在辅导员老师的生动讲解下,在有趣的模型观摩和展项体验中,儿童了解了天文知识,感受了宇宙的浩瀚、科学的魅力,同时也激励自己认真去学习、发现和探索科学的奥秘。
上一站,小朋友们刚去故宫看过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第二天就来到中国儿童中心开始了自己手工创作之旅,学习制作景泰蓝,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北京、了解传统文化。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北京手工艺品之一。掐丝、点蓝,小朋友们自己动手、热情制作,研学老师们也兴趣颇高,一同参与制作中来。儿童在体验景泰蓝制作工艺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民族历史知识,制作里也融入了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祝福。
这次研学活动中,有这样一个微小而又确实幸福的故事发生。在研学第二天的晚上,老师和小朋友们开心的吃着晚餐。一个惊喜悄然来了!童乐汇特邀指导教师马老师推着蛋糕出现。原来,马老师提前在报送资料里面发现有两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小朋友,都在23日生日。过生日的孩子父母也在北京,马老师也请他们过来一起陪孩子。此刻,大家给两位儿童一块庆祝生日,送上了祝福。
另外,马老师还给每位菏泽小朋友和老师都准备了来自故宫的礼物——文创三件套,小朋友们都高兴极了。这是一份来自北京和中国儿童中心的美好祝福!
短暂的三天研学时光已经结束,本次研学活动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知识,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关爱留守儿童,要留下的不是物质和繁华记忆,而是一份支持儿童积极正向去努力奋斗的温暖。
菏泽带队老师:
“此次活动吃住行各方面安排都非常细致贴心,我们还说这个活动是给爱加1度,但是我们到北京以后,受到中国儿童中心的热情接待,就感觉不是加1度,而是加了十几二十度,直接从冬天到了春天,好温暖啊。我们总结了,研学不是旅游,我们要在名胜古迹自然景观以及科学文化场馆中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文特色,接触到更多的人,体会到社会以及社会各界的人士在工作和生活中为他人所做的奉献与爱心,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有爱社会,希望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以后,能把这次爱带回家,传递给身边的同学朋友。”
中国儿童中心王兰教师:
“儿童来到大城市,更重要的是感受文化、感受人的状态,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正向的追求,推动自己努力奋斗、成就更好的自己!有这么多有意思的人、有爱心的人、认真细致的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
感谢所有儿童和研学老师的积极参与,感谢所有为了此次活动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老师,你们在吃住行方面的细致安排,你们为孩子准备的惊喜礼物,你们准备的点心和饮料,你们陪伴孩子走过每一站,与孩子每一次真诚的交流,都在这个冬日“给爱+1°”。
撰稿:周瑛、王兰
图片:中国儿童中心、菏泽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